A股农行市值突然超越茅台和工商银行,晋升新的市值冠军。
近期最热的新闻莫过于消费贷补贴。8月12日,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农业银行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宣布9月1日起执行。
这一政策出台进一步夯实了农行的市值,8月13日起股价来到历史新高6.95元。2025年8月6日,A股见证历史性时刻:农行股价收于6.62元,流通市值达2.11万亿元,首次超越工行登上榜首。此次农行登顶,一个重要原因是其A股股本多于工行。若以总市值计算,工行仍以2.77万亿居首,领先农行约4000亿元。自2022年11月以来,农行股价三年内累计涨幅达145%,2025年迄今涨幅29.54%,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展开剩余85%截至8月13日收盘,农行最新总市值为2.38万亿元,流通市值为2.171万亿元,同期茅台市值为1.784万亿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相同),工行最新总市值为2.744万亿元,流通市值为2.076万亿元。
工行和农行两家银行巨头盈利都极为出色,2024年农行净利润2821亿元,而工行净利润则高达3659亿元,工行也被称为宇宙行,每日净利润超过10亿元。2025年一季度,工行净利润841.6亿元,同比下滑3.99%,环比增速为-13.1%。农行同期净利润为719.3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速为6.23%。农行在盈利修复方面更有韧性。这也是农行更被投资者看好的重要原因。
2025年4月至今,农行股价涨幅超过40%,成为众多银行股中涨幅最凶的一家,作为国有大行中上市最晚、历史包袱较重的银行,其A股流通市值登顶也印证着自身经营实力和配置价值的提升。业内人士也对农行的登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农业银行登顶A股流通市值第一,标志着资本市场对银行股‘低估值+高分红’价值的重新定价,反映了资金从追逐高成长向追求确定性收益的策略转变。
首次超越“宇宙行”工行,让农行成为A股成立以来第23位A股市值冠军,农行也由六大行中较为低调的一家,一跃成为A股霸主。
A股霸主大盘点
BT财经统计发现,截至8月13日收盘,年内已有20只银行股曾创下历史新高,在A股的银行股中占比接近一半。
回顾A股历史,1990年至今,诞生过诸多A股市值冠军。市值冠军反映了市场主导企业的变迁,涵盖消费、金融、能源等行业,映射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但在上世纪90年代,A股市值冠军基本上归属上海、深圳两地的上市公司,中国宝安(原深宝安A)、平安银行(原深发展A)、市北高新(原二纺机)、氯碱化工等均榜上有名。
作为早期多元化企业代表,1991年底中国宝安以27亿元市值超越世纪星源,成为A股首个市值冠军,并且占据榜单数年之久。直到四川长虹在1998年才完成超越,这家家电龙头主导市场,市值达五六百亿,成为“股王”级企业。
2000年,金融股开始崛起,浦发银行以600亿元的市值拔得头筹,但其冠军位置并未坐稳就被宝钢股份取代,2000年12月12日宝钢股份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即问鼎A股市值冠军。只是宝钢股份同样是个“短命冠军”,在冠军位置只坐了不到9个月。2001年8月8日,中国石化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也问鼎A股市值冠军,稳坐A股市值冠军宝座近5年。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上市首日超越中国石化,将在市值冠军宝座上坐了5年的中国石化反超,夺得A股市值冠军。随着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相继上市,A股市值冠军随之易主。工商银行2006年10月上市,总市值1.075万亿元,超越中国石化。
随后A股迎来市值的最高记录,至今无人打破的记录。2007年11月中国石油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超过8万亿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这一纪录让中国石油在市值之王的位置上坐了近8年。直到2015年9月,工商银行市值达1.76万亿元,重新夺回冠军。
在最近5年,金融与消费股轮动,A股市值冠军由工行和茅台交替坐庄,其中茅台市值一度高达3.1万亿元。但随着消费降级以及相关政策的限制,茅台股价持续回落,8月茅台市值在1.7万亿元左右徘徊。
农业银行在8月6日市值达2.11万亿元,首次超越工行登顶A股之王,打破了工行和茅台的轮流格局,8月13日蝉联冠军。
按收盘市值计算,A股历史上,共有23只股票登上A股市值冠军的位置。登顶次数最多的是工商银行,累计登顶时间最长的是中国石油。
2020年后工商银行与贵州茅台的交替登顶,反映金融稳定与消费成长的博弈,在市场从追逐高成长转向追求确定性收益以及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股的股息率吸引力显著提升,农业银行得以加冕新王。
上证指数创新高
8月13日是A股历史性的一天。
这一天上证指数创新高,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3683.46的指数一举突破去年高位,创下近4年来的新记录,掀起一波大涨的牛市。
这波牛市当然和政策的宏观基本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8月13日这历史性的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了2025年7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随后该报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转载。
该报告释放的信息点很多,最重要的变化有三大项,货币规模指标M1、M2增速,贷款走势,以及存款规模。报告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广义货币M2增速8.8%,狭义货币M1增速5.6%。环比来看,M2增速上涨0.5%,但M1增速涨幅1%,快于M2增速,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向好。
具体来看,M1增速超过M2增速,这意味着老百姓更愿意把手里的钱作为活期存款(M1)而非定期存款(M2),一旦M2增速超过M1就说明经济增长乏力,老百姓不敢进行投资消费。而以报告中呈现的速度,M1和M2的增速将很快迎来交叉,这种交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体现,也意味着社会上的钱在加速流动,而不是躺在银行里,钱流动起来经济活力自然起来了。
从今年开始,M1和M2的剪刀差就一直在缩小,M1与M2的剪刀差缩小,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代表人们对经济预期好转,企业扩大生产投资,老百姓的消费、投资意愿增强。这不仅刺激了整个股市,对于银行股来说更是天大的喜讯。《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出台,则意味着央妈直接下场贴息,等于间接给大家发钱了,直接盘活了经济,刺激了股市,作为第一批响应央妈的农业银行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相关操作指引、实施细则,后续将通过官微、官网、营业网点等渠道公布具体办理流程。
为何能超越工行?
农业银行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之王,主要源于两大核心优势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共同作用。
数据显示,农行A股流通股本达3192亿股,流通股本占比更高。流通股本比工行多出近500亿股,当银行板块整体上扬时,农行多出的近500亿股就显出巨大优势,形成了叠加效应。
股价上涨的杠杆作用明显,相同涨幅下,农行因更高的流通股基数,市值增长更具弹性。8月6日其市值升至2.11万亿元,首次登顶A股冠军宝座。
农行的市值飙升和出色的业绩表现不无关系。近三年农行的净利润增幅为7.48%、3.91%和4.72%,同期工行的净利润增幅为3.67%、0.79%和0.51%,今年一季度农行净利润增速2.20%,工行则为-3.99%,虽然目前农行的净利润还和工行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此消彼长的增幅之下,农行盈利能力反超工行也不是没有可能。
据财报显示,农行2025年Q1不良贷款率降至1.28%,拨备覆盖率297.81%,风险抵补能力四大行最优,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良好的业绩表现让农行的低估值被修复,2022年初农行4.27倍市盈率和0.5倍的市净率显著低于工行4.74倍、0.57倍,低估值为后续股价上涨提供充足空间。其8.34倍的市盈率已经反超工行的8.17倍,同样0.92倍的市净率也反超工行的0.75倍。
农行的红利属性与战略定位吸引更多投资者,毕竟高股息更具吸引力。农行近十年股息率从未低于4.5%,2023年达6.3%。市场利率下行环境下,5%以上股息率成为资金避险首选。
农行的三农业务为大行中最出色的,而三农业务增长直接成为农行增长引擎。2024年末,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9.85万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超40%,增量突破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增速36.6%,是其信贷产品中增速较快的产品之一。县域业务成为农业银行业绩一大增长极。2025年第一季度,农行县域贷款总额达10.5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7%,深度受益乡村振兴战略。
农行凭借更大的流通盘杠杆、更优的业绩增速、独特的县域业务壁垒,以及高股息防御属性,在银行股系统性回暖中实现市值跃迁在银行板块财政政策引导信贷放量、非对称降息稳定息差、地产化债改善资产质量预期“量价险”三因素共振的情况下,加速资金向农行等高弹性标的聚集。“低估值+高增长”(PE-g策略)在农行身上被彻底验证。
农行突然反超工行,拿下第23次A股市值之王,但农行的总营收和净利润都和工行有不小差距,尤其其38.63%的净利率和工行39.81%的净利率也有差距(Q1),92.84%的负债率同样高于工行的91.83%。农行现阶段成绩显著,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梦萧
发布于:北京市盛康配资-网上配资APP-炒股加倍杠杆-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