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区中心及枢纽”,多条即将开通的高铁,将成为西安下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支点”。
不久前,在西安举办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两条高铁开通时间正式官宣:西延高铁,将于年底开通;西十高铁,预计明年7月开通。这不仅涉及每年数以千万人客流,更是西安交通史上的新里程。
与此同时,“新超级枢纽”的西安东站核心区,正式对外征集28条道路名称:一路一名,城市之印。
官宣:高铁开通时间
不久前,《西安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办。
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官宣了几个超大型交通工程的重要节点:“西延、西十、西康高铁和西安东站加快推进,西延高铁将于今年12月底建成投运、西十高铁将于明年7月建成投运。”
展开剩余85%可以明确的是,高铁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城市格局。随之而来的是产业布局的改变,也影响了人口迁徙和交流。
西安东站片区与周边城市界面◎制图/城记地理
以西安北站为例,2024年总客流量达到9352.8万人次,日均客流量则超25.6万人次。这其中,全年共有十五天的单日客流超40万人次,客流量稳居全国十大高铁枢纽行列。
西安北站18台34线作为亚洲最大的站场规模,“含金量”还在上升。
明年投用的西安东站,将再度带来无限想象:作为一座超级枢纽,它将成为“全国最长的高铁通道——包海高铁”、“东南-西北的福银高铁通道”的汇聚点,并推动西安深度融入全国高铁路网。
西安东站鸟瞰效果图◎NEWS
多年前,从研究国内第一条长距离高铁——“武广高速”以来,“高铁黄金三小时”概念逐渐成为共识:相邻城市群及省会间,三小时直达出行圈。
西十高铁开通后,西安将全纵深连接湖北省,沿线城市人口高达4000余万。未来的西渝高铁开通,沿线人口又是一个4000万级。延安向北,涉及人口只有一千余万,但这里是中国能源之都的“呼鄂包榆城市圈”。
“三个小时黄金圈”辐射范围,人口接近一个亿。以西安北站为判断基准,这几条高铁涉及城市的文化、产业和地理多样,差异和互补更强。
区域:西安东站片区
超大型交通枢纽的超大规模建设,必将改写一个片区和板块功能。
这就不难理解,全国任何一个超大高铁枢纽,都会诞生一个高铁片区。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上海虹桥片区。事实上,郑州东站和成都东站片区,发展也都可圈可点。
大家一直觉得可惜的西安北站片区,其实也有不少“难言之隐”。
西安东站片区与周边城市界面◎制图/城记地理
受当时现实和发展条件束缚:一来当时草滩是“单边发展”,纯郊区形态,当时条件与城市融入度有限;二是并未意识到高铁枢纽的重要性,就比如快速路后期花大代价进行“恶补”。
后来片区重整形成“高铁新城”,并交由经开区全面管理之后。它的角色,也从单点交通中心成为综合片区——尽管如此,依旧是“前车之鉴”。
客观来说,西安东站同样有些“先天不足”,核心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它地处白鹿原和浐河河谷地带,地理条件决定这里并非重要的经济和产业中心,对片区发展有极大的限制。
西安东站片区立体交通体系◎NEWS
但是,从选址来看它又是大通道位置的最佳选择。对比“命悬一线”的西安南站,很多事情往往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过相比西安北站,西安东站片区也有明显的优势:西安城市重心在南,东南部整体成熟度较高、人口密度大,已是核心主城区范畴。在加上丰富的文旅和文教资源,既是“目的地”也是“枢纽中心”。
可以看到,东站片区规划了相当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前瞻性设计和巨资投入必将换来畅达性。
起名:东站片区道路名称
作为我国特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公开消息显示:西安东站,高铁站初期车场总规模13台27线:
这其中,西渝高速场5台9线、西武高速场4台8线、西康普速场4台10线,分别接入新建西十、西康、西延高铁和既有西康铁路等,是含高铁、普铁、城际、地铁和公交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按照计划,2025年8月西安东站将实现站房高架候客厅封顶,2026年5月完成装饰工程,并于2026年6月与西十高铁和西康高铁同步建成投用。
西安东站片区28条道路◎NEWS
目前,西安东站核心区面积约3.19平方公里(约319.36公顷),以交通运输、居住生活、绿地休闲和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主。
官方对西安东站的地位,也给出极高的肯定:对提升西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区位作用,支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官方定位中,西安东站核心片区功能定位为:引领开放的枢纽门户聚集区、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典范区、集聚智慧的创新经济新引擎和时尚消费的旅游服务新高地。
西安北站和成都东站片区道路命名◎NEWS
西安北站和成都东站片区道路命名◎NEWS
七月底,西安灞桥区民政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西安市高铁东站核心区28条新建道路(市政道路)命名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道路命名工作,彰显地名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发展品位,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西安东站核心区,拥有28条不同类型的道路。就在明年投用之际,该片区的道路名征集也正在开展。
公开消息显示,截至本月8日可通过信函等提出自己的命名意见(地址:西安灞桥区长乐东路1633号 邮箱:915341953@qq.com)。
一路一名,城市之印。待到来年开通时,且看东风拂长安。
来源:西安城记
发布于:北京市盛康配资-网上配资APP-炒股加倍杠杆-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